在古代,许多类似铅的物质,被统称为“molybdos”(希腊语)。含钼最丰富的矿物辉钼矿(MoS2),被当作与铅、方铅矿和石墨同一类。尽管古人还没法区分这些不同的化合物,还没有发现钼,但已经开始使用钼的矿物辉钼矿。证据之一是在一把14世纪的日本刀剑中,发现含有合金元素钼。
1768年,瑞典科学家卡尔·威廉·谢勒(Carl Wilhelm Scheele)将辉钼矿在热硝酸中分解并在空气中加热,产生了白色氧化物粉末,从而确定了辉钼矿是一种未知元素的硫化物。1782年,在谢勒的建议下,彼得. 雅各布.耶尔姆(Peter Jacob Hjelm)用碳与氧化物进行化学还原反应,得到了一种深色金属粉末,他将其命名为“钼”。
钼被发现之后,一直停留在实验室探索阶段,直到19世纪末期,商用提取技术开始成熟。对钢进行的相关实验发现,钼可以有效替代许多合金钢中的钨,具有重量上的优势,因为钨的原子量几乎是钼的两倍。1891年,法国施耐德公司(Schneider&Co)首次将钼用作装甲钢板的合金元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对合金钢的需求导致对钨需求的猛增,钨的供应极度紧张。钨的短缺加速了钼在许多高硬度和抗冲击钢中取代钨。对钼需求的增长促使人们不断地寻找新的钼矿资源,最终开发了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大型矿山克莱麦克斯(Climax),并于1918年投产。
一战后,对合金钢需求的锐减,催生了很多旨在开发钼在民用领域新应用的研究工作。不久,许多新的低合金含钼汽车用钢通过测试并获得认可。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人员确定了锻造和热处理含钼高速钢的适宜温度范围,这一技术突破为钼打开了广阔的新市场。研究人员最终全面了解了钼是如何将其作为合金元素的许多成本效益方面的优势赋予了钢和其他材料。
到20世纪30年代末期,钼已经是被广泛接受的工业技术材料。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再一次推动了钼在民用工业领域应用的开发与研究,战后重建为许多含钼结构钢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尽管钢和铸铁仍然占据钼最大的单一市场份额,但钼在超级合金,镍基合金,润滑剂,化学品,电子产品和许多其他领域也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第一辆使用含钼钢的汽车--威尔斯·圣克莱尔(照片由Climax 钼业公司提供)